哈囉大家!很久沒發文了,你們都過得如何?然而在沒發文的這幾天,粉絲忽然間就增加了3000個,這樣的話,我是不是應該要少發文?哈哈 畢竟我每次發文就會立刻掉粉,在此歡迎新粉絲的加入,並且留言和我説個嗨唷!
很久沒寫文章了,首先和你們分享的這個:是想表達我需要喝杯酒壓壓驚,並且靠酒精來消毒,哈哈!這個是在台北遠企的餐廳,不過整個氣氛和酒精甜點裝飾都很像是在英國,很推薦你們下次可以造訪!
然而事情的經過是這樣,某天我們一共6個人在戶外聚餐,吃下來聊下來也開心過了4個小時,但在隔天其中一個朋友就立刻驗出了Delta變種病毒,雖然説我們很驚訝但似乎也不會太訝異,畢竟英國每天平均都是3-4萬的Delta病毒。每天走在街道,經過你身旁的都可能是『沒症狀感染』、『潛伏期的』、『才康復隔離出來的』以及『正在發病卻不隔離』,我待的地方,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真正的病毒戰場。
在得知的當下,我們每個人就是先在家驗快篩,沒錯快篩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了,每個人的家中都會預備檢測盒,政府建議民眾應該都要一週驗兩次,避免沒症狀的感染,(研究指出3個人確診,1個人是沒症狀的),然而快篩的檢測盒只要訂了,就會立刻寄到家而且政府買單,或者可以直接去藥局拿,英國現在的政策很明確,就是出現症狀的才去驗核酸,沒症狀的就驗快篩即可。
最近英國還推出了一個新政策,就是確診者還是需要隔離,但只要打完兩劑疫苗的民眾,就算是密切接觸史或者從低風險的國家回來英國都不需要再隔離了,雖然聽起來很嚇人,但都全面解封了,這似乎也只是解封後很基本的改革政策,畢竟每天都3-4萬人,要匡列的可能會是30-40萬人,甚至是300-400萬人,在英國要接觸確診者實在太容易了。
所以如果每次這樣接觸或者出個國回來,就必需要隔離實在太辛苦了,因此這項新政策的推出,民眾都是蠻支持的,最近在這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:「雖然這個世界變了,但我們都盡力在過回從前的生活」。然而我只能説:「英國根本就不是在盡力過回從前的生活,而是已正常到一個很不可思議,像是完全都沒病毒的國度」。
然而或許是兩劑疫苗發揮了保護作用,也可能是因為我們都待在戶外,所以那天用餐的大家都很平安的度過沒驗出肺炎,其中一個只打了一劑疫苗,最後也都很平安,我們的生活都還是很正常的在過在運作,話説在得知接觸史的當下,我和身旁幾個朋友們講。
沒想到他們竟然都不約而同的這樣回我:『你兩劑疫苗都打了沒事的,我們聚會還是照約啊』、『我之前朋友們也都是和確診者聚餐,最後都沒事,我們什麼時候要約?』另個也是這樣和我説:『我的同事之前也都確診,我最後也是平安度過了,你一定沒事的,我們找時間約見面』。
或許是大家的豁達以及這個國家發揮了佛系防疫,確實是讓我感到很心安的同溫層,這件事發生在台灣的話,應該沒人今年會敢跟我見面了,哈哈!然而每次台灣酸民都會嗆説:『指揮中心不要再開記者會了,不要只會報數字,我們要的是疫苗』。這個時候我都會心想實在是身在福中太不知福了啊!這個世界究竟還出現哪個政府會每天那邊準時召開記者會的,縣市出現幾個案例,還會請出市長來説明報告。
很想試問這些酸民們,既然這麼希望打疫苗,不要再報數字,那你們要不要考慮飛來英國一趟?這裡可以立刻打到疫苗,但代價是每天要面臨3-4萬的變種病毒,而且還完全不知道是境外還是境內,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裡發生了群聚感染,更不可能每天在那邊記者會讓你們安心,請你們繼續認真防疫等等。
這裡的政策是和病毒共存並且把肺炎當作流感對待了,在台灣每天幾例的病毒雖然都還是風險,但疫苗絕對是能等的,畢竟在英國每天出現幾萬的確診案例,最後我們打到疫苗也都是用時間、用了等待換來的,所以就少點紛爭吧,惜福確實很重要!
最後最後和你們分享個值得開心的消息,就是我兩間浴室的概念設計方案已出來了,我實在是太滿意了,完全就是我想要的酒店風格卻帶著家裡溫馨的氣氛,我之後再來詳細在這開箱和你們分享,但如果希望能搶先看的,歡迎你們追蹤這裡: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shelly.uklife/
並且先去動態幫我投票,告訴我喜歡哪個風格和歡迎提供建議!
謝謝你們😊